top of page

師生們的氣候變遷實作手冊

作者:林彥伯/「氣候變遷議題實作」課程助教

責任編輯:林月先/「食養農創」專案編輯

從小甚至到大學,多數課程運行的方式都是聽講、作業、考試,由學生單方面吸取知識。然單向教授的結果,常導致學生不知道自己為何要學,而老師也無法真正理解學生的需求。於是近年來,翻轉傳統授課模式的課程設計也逐漸浮現。「氣候變遷議題實作」這門課也試圖從實作著手,帶出不一樣的學習經驗。

然而,面對「氣候變遷」如此龐大的議題,到底甚麼算是「實作」?我們理解的氣候變遷大多是理論的部分,像是氣溫上升幾度、雨量改變多少等等。當同學們進入坪林,這些數字不會出現在當地的交談之中,他們要如何討論這件事呢?

同學設計日晷於現地實際使用

STEP1 進入場域:從貼近人開始

這堂實作課最不一樣的地方,就是進入真實場域。每位同學不只需要動手操作,還要親自走訪坪林。無論是理工科或是人文社會科的學生,都必須進入社區體會地方生活,並從中找到自己關切的問題,利用不同學科的知識面對地方的真實情境。

「這課堂帶給我的,是將田野調查所收集的資料依科學的方式分類、整理、再理解,然後發現了自己的畫地自限。」動物科技所的湯立成同學表示:「我覺得這跟原本的學科很不一樣,能真實地參與一項完全不懂的事、從零開始去了解。除了收集現有的紙本資料,我們也必須從茶農的親身帶領與口頭交談中,想辦法了解既抽象又真實的身體技藝。

從體會、尋找到實作,就是這堂課的核心精神。

STEP2 回到課堂:同學老師相互學習

除了在場域學習之外,實作課仍然保有教室裡的上課時間。學生把每周蹲場域的心得,或企劃的構想與大家分享;老師也利用這個機會給同學不同的意見。看似簡單的師生討論,其實也是實作課中很重要的一環。

這門課採取跨領域的教學方式,老師們都具有不同的專業背景,例如大氣科學、城鄉規劃、科普教育等。剛開始同學可能會很不習慣,因為不同專業的老師會給予不同的指引,對於作業的期待也有所差異,不像一般課程有明確的架構可以依循討論。同學在這堂課必須自己找出討論的重點、所需的資料,摸索出學生、老師與在地居民間的需求平衡。

教師群也曾說到,他們的意見僅供參考,最後的決定權都在學生身上。甚至很多時候,同學提出來的問題或想法是老師們也沒有想過的。在多聲雙向的對話之中,老師對往後的課程設計也能產生出新的想像。

STEP3 提出構想:跨領域對話與小組合作

在場域與課堂之間來回琢磨,各學生小組最後必須提出一個企劃或構想,用來面對場域中真實發生的問題。此時,小組內的共識與合作就是構想完整而全面的關鍵。

就讀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的凌家宜同學便發現,從人文面討論環境與氣候變遷,與從科學研究或工程角度切入,差距頗大。不過,「因為有這些困難與密集的討論,才能這麼深刻體會到不同背景,所謂的不同聲音。」同學們在這堂課不只接觸到不同方向的思維,透過長時間的溝通與鑽研,更交織、延展出社區與校園之間的連結,產生出真正有意義的成果。

同學到坪林與茶農討論報告成果

茶葉栽培曆的故事

2015年春季,有一組修課同學開始蒐集坪林茶農一年四季的茶園作息紀錄,並搭配上氣象資料,試圖理解茶農如何因應天氣的變化調節茶園的管理規律。

受訪的茶農提出「茶生命」的想法:「茶有三段生命。第一、種茶,茶樹的生成仰賴老天及土地;第二、做茶,採收後的製茶技術仰賴人;第三、品茶,茶所附加的論述及藝術仰賴人。」其實,茶作為坪林生活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同學們在意的氣候變遷只佔據了部分角色。它並非不重要,但也絕對不是最受注目的項目。

一直以來,課程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當實作越來越進入地方,氣候變遷的主題就越來越薄弱。同學們認為,氣候變遷已經發生,過去、現在到未來也會持續發生,自己做的事其實跟前人做的事非常相似。這些行動雖然重要但並不迫切,所以不容易受到當地的注意。

不過從另一個層面來看,這也是這堂課的目的:老師與同學透過實作和課堂討論,慢慢摸索全球議題的在地推行。以這組的成果「茶葉栽培曆」為例,同學們將科學資料與當地農民的耕作模式並列呈現,便可以發現當地最集中的採收時間——清明左右的春茶產季,就是梅雨季來臨前、雨量偏少的時候。如果透過更進一步的田野工作,未來或許就能夠勾勒出農民適應氣候變遷的進程。

課程同學整理出的氣候與茶葉栽培曆

從進入場域、與老師溝通、到小組合作,「氣候變遷議題實作」就是如此多層次且多元的課程。而每學期匯聚的同學不同、老師不同、地方故事不同,也總是能激發出色彩迥異的火花。從茶葉栽培曆的例子,我們或許看到了理論與實例、學科與地方的新聯繫,而透過難以預期、帶有混亂氛圍的實作過程,學生、老師與場域更在互相理解與再造中,開啟了大學教育的其他可能。

焦點文章
最新文章
Archive
Search By Tags
尚無標記。
Follow U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