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食養講座】覓一個安老的「家」:林嘉慧建築師談照護的空間設計

作者:謝惠真/「照護、住居與社區」課程助理

責任編輯:林月先/食養農創專案編輯

「作為一間日照中心,必須符合老人福利設施的設置標準。不過這個設置標準,又是什麼呢?」林嘉慧建築師開始侃侃而談,他拿到金門日間照護中心設計要求時的困惑。而這樣的問號,也同樣為台下聽講的未來業主們(社工系所同學、未來的照護專業者)指出一個思考方向:提供老人照護服務的「空間」會是什麼模樣?

林嘉慧建築師讓同學們從設計圖回顧使用者的需求

日照中心是「院」也是「家」

林建築師曾經參與國小重建、老屋改造與綠建築設計,有多次與公家單位交手的經驗,但金門日間照顧中心在標案之初,尚且無法確定未來的營運單位。於是,面對缺乏真實業主的公共建築案,林建築師和他的團隊透過「Re-programming」(重設建築計畫),與公部門溝通、研究在地特色,以尋找空間的未來使用者。

這棟建築將不只是一件風格與造型設計,空間屬性也不只侷限於日照中心的機構功能,而是身肩地區的公共角色,成為一個長青學苑與社區綜合業務的關懷據點。金門日照中心是院,也是家,是老人生活延續的另一個家。

讓心靈安「家」的空間設計

那像家一樣的日照中心是什麼樣子呢?事實上,當前的機構照護模式為了避免意外或突發狀況,往往會以「管理」的思維限制被照護者的行動。然而,若進一步思考,當長者的身心狀況改變了,身體與環境的互動情況也會改變,例如增加輔具支持或是減少移動距離。因此若未考量如此細緻的空間需求,不僅護理作業不易執行,意外發生的機率也會提高。可見,照護關係的維繫需要適當的空間支持,讓被照護者感受到家一樣的舒適,不只是身體上的安老,也是心靈上的安家。

隨著林建築師的設計平面圖走了一圈,想像自己散步在日照中心的情境,使用者導向的照護機構空間標準也就呼之欲出了。像是為了讓行動不便的長者與環境連結,窗戶的開口高度以及遮陽角度都考量到坐輪椅的使用者,讓他們能夠一覽窗外風景、擴大生活範圍。這就是「通用設計」

在北投日照中心的設計中,具有先天限制的舊辦公大樓也在林建築師的團隊手中,出現室內的綠色步道。不僅可以作為園藝治療,也透過動線、燈光與色彩變化增加空間的「定向設計」,讓長者尋路更加方便。但對林建築師而言,貼心細膩的設計就是建築師的本分,如她所言:「建築師做的案子,不動線流暢那要幹什麼呢?」

跨域合作「家」

是的。但非建築背景的第一線照護工作者又能拿空間怎麼辦呢?除了提出使用人數、坪數以及房間單位的具體需求以外,往往因為專業的鴻溝,如法規、制度,甚至怯步於空間術語,而無法提出空間品質的建議。然而,建築師若要理解使用者的需求,正需仰賴第一線工作者的回饋。因為細膩的空間使用經驗與身體感受正是設計的靈感來源,而成功的跨域合作才能突破當前的照護模式。

北投日間照顧服務中心的泡腳區(圖片來源

以北投日照中心為例,其設計就以溫泉為特色,闢了一間泡腳區,不只讓長者體驗泡腳樂趣,也是影響長者尊嚴的關鍵。因為依據服務經驗,身體清潔可謂最迫切的服務項目,而長者們更可以邊泡腳邊聯絡感情,形成另類的照護模式。

不論是建築師、照護者、被照護者或組織機構,都需要改變思維、跨域合作。不只反身性地思考照護服務適合的空間標準,也可轉個彎,從空間設計延伸出其他多元的照護方案,共同打造一個安老扶老的家。

「照護空間設計的專業經驗分享」講座精華片段

焦點文章
最新文章
Archive
Search By Tags
尚無標記。
Follow U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