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食養講座】銀髮的正義:推動在地老化的社會住宅

作者: 哈曼/台大社會工作學系研究生

責任編輯:林月先/「食養農創」專案編輯

2015年11月4日,「照護、住居與社區」課程邀請伊甸基金會台南區區長張盟宣女士,以位於台南的伊甸大林雙福園區為例,分享推動在地老化社會住宅服務的經驗,也引發聽者思考「在地老化」的理想究竟要如何實現。

原講題為「在地老化的推動:第三部門觀點以及實務經驗分享」

多老才算老?老後又如何?

  銀髮族的一般定義標準是65歲以上。一個國家如有7%以上的人口超過65歲,便稱為高齡國家。台灣已在2009年達此標準,預計於2017年達14%,正式邁入高齡社會。近來,WHO經過對全球人體素質和平均壽命進行測定,對年齡劃分作出了新的規定,將人的一生分為五個年齡段:0至17歲未成年人,18至65歲青年人,66至79歲中年人,80至99歲老年人,100歲以上長壽老人——換句話說,要超過八十歲才真的夠「老」。

台灣高齡人口最主要的需求是健康促進與日常服務,這在健康老人和亞健康老人尤為明顯(亞健康泛指介於健康與患病之間的身心狀態)。例如居家照顧、送餐服務、日間照料、就餐接送、喘息服務等,都是輕度以及輕中度亞健康老人的常見需求。因此,伊甸基金會希望能構建出以「家庭」為中心的住居,開展健康促進、日常照顧、資源聯接等多機能的社區照顧服務。

家是一輩子的安居基地

  張區長觀察到,銀髮族對接受長期照顧之障礙主要在心理層面:接受自己退化之現實、需要親人協助之現實、尋求社會力量與付費申請專業照顧之現實。此外,銀髮族「在宅終老」也還存在著空間障礙——許多住宅都缺乏適老設施的配套。目前,台灣的長期照顧多依靠外籍勞工、家人照顧與養老相關服務機構,但無論哪種模式都有相應的不足,因此伊甸基金會便在居住正義的議題上,一邊倡議住宅問題,一邊開始打造獨一無二的社會住宅模式。

  位於台南大林的雙福園區是只租不賣的社會住宅,以低於市價的租金或免費出租給所得較低的家庭等弱勢對象。社會住宅的最終目標是保障所有人,不論收入及身分都享有安穩居住的權利。但大林的社會住宅不只是硬體建設,還提供了兒童少年課業輔導、老人健康促進活動等服務,住民構成也考量到混齡、身心障礙者與一般住戶的融合,以及相應於多元住民需求的運營管理模式。

當我們感嘆人力資本投入高、效率又低的同時,伊甸基金會為我們提出一個值得學習的實務案例,讓健康老人、亞健康老人互相幫助,也讓身心障礙者和家人、鄰居互相攙扶。住民的相互理解,實現彼此心與心的交流。

和室的增高地板方便輪椅使用者平移進出。(圖片來源:OURs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第三部門的在地老化之役 

其實,伊甸基金會當初以台南作為建設起點,還另存一份「在地老化」的理想。傳統孝道「養兒防老」的思想植根與人們腦中,而住慣透天厝的南台灣老人很難接受大樓或公寓,對於養護機構或集中住宅更是難以接受。在真實社會中,文化、環境的差異與養老方式的選擇習習相關。

因此,若從在地老人的角度思考社會住宅議題,勢必需要關注其居住的社區是否有相應的設施?是否有相應的配套服務?而如果沒有,我們又如何去建設?如何媒合相應的社會資源?從主講人的分享,可以感受到在地方推動社會住宅的艱辛。這一場政府、企業、第三部門之間的博弈——企業建房,政府提供土地或舊宅,第三部門運營管理——看似是簡單的三角關係,卻又透露出三方各自的利益訴求。

坦率地說,第三部門身居其間,一方面肩負社會服務的使命,一方面要倡議相關政策,一方面還要提供各類具體事務,在社會住宅推動方面還存在著不小的困難。但至少在此,伊甸基金會已從在地老化的角度,奮力給出了它的答案。

社區的開放空間設置桌椅適合鄰里互動。(圖片來源:OURs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焦點文章
最新文章
Archive
Search By Tags
尚無標記。
Follow U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