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養講座】在萬華蓋一座「湯恩比館」:沈曜逸談社區組織的培力精神
作者:陳羿潔/「社區組織與社區發展」課程助理 責任編輯:林月先/「食養農創」專案編輯 「曾經是一群大學生,不小心跑到社區,然後就第九年了……」10月16日,社團法人台灣社區實踐協會的社工——沈曜逸,來到「社區組織與社區發展」這門課分享他在萬華工作的理念與實踐。...


在教室開一家「世界咖啡館」:「社會創新」與創新的課程設計
作者:黃昱翔/「社會創新與地方發展」課程助理 責任編輯:林月先/「食養農創」專案編輯 10月5日下午,台大地理系館的教室開了一家為期兩小時的「世界咖啡館」。這是台大地理系周素卿老師「社會創新與地方發展」這門課程的相關活動,以「世界咖啡館」作為討論方式,讓學生們分享各自服務學...


明天過後,一座生生不息的坪林茶鄉:「氣候變遷」的在地視野
作者:林彥伯/「氣候變遷議題實作」課程助理 責任編輯:林月先/「食養農創」專案編輯 一起在地方談論氣候 「氣候變遷」這個詞,或許會讓不少人聯想起《明天過後》或《不願面對的真相》中、冰雪肆虐又大塊消融的畫面。而如此全球性的事,一個人似乎也幫不上甚麼忙。除了對電視播送的統計數字...


實用的社會學:「審議民主」的社區實踐
作者:陳伯維/「審議民主與公民參與」課程助理 責任編輯:林月先/「食養農創」專案編輯 「審議民主」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什麼關係?甚至更進一步地積極思考,一個學術味非常濃厚的社會學理論,要如何與在地社區產生關聯、共創一個生生不息的食養之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