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與坪林生活「相褒歌」:影像敘事曲工作坊的第一課

作者:江欣樺/「影像敘事曲工作坊」課程助教

責任編輯:林月先/食養農創專案編輯

3月26日上午,在吳米森導演主講的「開鏡五四三」之後,「影像敘事曲工作坊」的學員們隨即一同乘車前往坪林,在坪林國中社區教室中,正式開始認識坪林的第一課。此工作坊是「田野之歌」系列工作坊的實作篇,不只需實際運用米導傳授的影像敘事技藝,還要結合「食養田野工作坊」的田野踏查技巧,以紀錄片的形式挖掘坪林的在地故事。

「影像敘事曲工作坊」 宣傳圖(照片來源:山不枯)

欣樺助教:做個不怕犯錯、不怕嘗試的「在地小孩」

下午的課程由助教欣樺開場,分享她兩年來在坪林撰寫論文、帶同學認識地方的經驗。欣樺認為,不論是紀錄片或今天的討論主題——坪林傳統歌謠相褒歌,其主體和靈魂都存在於「人的生活」,因此,如何從在地角度理解、詮釋在地,是田野工作最重要的第一課。

助教因為從事茶園管理的研究,不但與茶農多所接觸,更曾在茶農家寄宿,與茶農家庭一起務農、吃飯、聊天,用貼身的角度認識在地生活。助教指出,在田野中與人互動,首要任務便是建立互信、互惠的基礎:我們對當地人的生活感到好奇,當地人同樣也會關心我們這些外來份子為何而來。

舉例來說,助教在與茶農聊天時,最常被問到的就是「你什麼時候要畢業?」、「畢業以後要作什麼?」,直到完成論文、離開學校,還會被關心「什麼時候要結婚?」。由此,試著跳脫自己「旁觀者」的角色,以「在地小孩」不怕犯錯、不怕嘗試的姿態實際走入在地生活,跌倒時才更能看見當地人如何行走在自己的土地上。有一次,她在坪林寄宿時大睡過頭,而也正是自己成為茶餘飯後嘲笑的話題時,才知道在農業生活中,「早起」是再基本也不過的要求。

關於紀錄片的題材,助教也提醒同學,「茶農」並不僅限於男性,在茶鄉默默耕耘的媽媽們,出外必須分擔二分之一的農務,但回家還得操持「一分之一」的家務勞動。她們的身影不常見於螢光幕前,卻是維繫茶鄉生活的重要關鍵。此外,助教還長期協助台大學生在坪林教會課輔班進行服務學習,對茶鄉的「新茶世代」有些觀察:除了小學生看見的獨特在地風景外,在家庭層面,有越來越多因結婚而進入茶鄉的新移民女性、以及第二代「新台灣之子」的生活,都是值得探究、思考的課題。

師大民音所蔡佳芬老師分想尋找「在地聲音」的經驗

蔡佳芬老師:打開耳朵「相褒」在地聲音

工作坊的另一位導師——師大民族音樂所的蔡佳芬老師,則由「在地聲音」的角度出發,將「農」字分為「辰」和「曲」兩個部分,指出土地和音樂其實密不可分。以沒有文字的南島民族為例,雕刻圖像和歌唱音樂是當地傳承文化的重要媒介,由歌唱中的線索可以記憶祖先的名字,甚至可以由波浪對照歌謠節奏,判讀航行的時間方向,堪稱「唱出來的GPS」。

老師由自己的聽覺尋根之旅出發,指出自己在西方音樂訓練中,因為外國同學問起「什麼是台灣音樂?」,才開始重新探索台灣在地的獨特聲音。2012年,佳芬老師與師大同學合作《東西遙想新臺風》音樂專輯,在造訪坪林的機緣中,和當時就讀城鄉所的欣樺等台大同學結緣,也意外認識了「相褒歌」。這項坪林傳統的「敘事曲」(Ballade)多出於日常生活的相互對答,於是團隊以「台灣芭樂歌」(Taiwanese Antiphonal Ballade)為小名,開始探索其旋律和歌詞結構。

由此,佳芬老師也提醒同學,拍攝紀錄片的過程中除了畫面的客觀呈現,也要時時「發現」場景中的聲音。與人互動之外,還要打開自己的耳朵,認識蟲鳴鳥叫、溪水與動物,採集在地的影像與聲音。

(未完待續,下集將聚焦在地人的觀點,聊聊他們生活中的聲音與故事。)


焦點文章
最新文章
Archive
Search By Tags
尚無標記。
Follow U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