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從義大利/印尼回看台灣飲食/治水:「城鄉、區域與發展」的理論課攻略

作者:鄭雨桐/「城鄉、區域與發展」課程助理、盧怡文/「城鄉、區域與發展」課程助理

責任編輯:林月先/「食養農創」專案編輯

11月3日,「城鄉、區域與發展」的修課學生以海報與簡報的方式,對特定國家及城市,進行社會、文化與環境三大面向的分析。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環境五大主題,是這門課理論教授的切入方向,而這份報告不只鼓勵同學們以國外案例與理論對話,也將成為下半學期各組了解台灣城鄉發展的參考來源。

在這些分享中,有哪些國外經驗可以提供台灣作為參考呢?以下就義大利米蘭和印尼雅加達的例子與大家分享。

「美好、乾淨且公平」為慢食運動的訴求(圖片來源

義大利❖米蘭——慢食與速食之爭

與談組員:林佩儀/師大地理(以下簡稱林)

問:先談談你自己好了。你是師大的學生,為什麼會想來台大修習這堂課呢?

林:因為去年有另一個同學修過,有推薦,而自身也對規劃有興趣,覺得這堂課的規劃很好,理論和實務都很完整、很充實。

問:為什麼會選擇義大利及米蘭呢?

林:主要是因為這次的米蘭世博。米蘭世博不論是在宣傳還是參與上,都和之前的上海世博差很多,因此我們就在想是不是因為主題的關係。了解後,發現主題居然不是我們所想的「時尚」。過去想到米蘭就會想到「時尚」,而不是「農食」,因此我們就想要了解為什麼義大利會重視「食物」?我們發現,義大利認為「食」就是文化的展現,因此速食進駐義大利之後,引發了一連串慢食運動去反抗速食業者,甚至還設立了慢食大學來推廣慢食與在地農食的理念。

問:義大利和台灣有什麼關聯?對台灣有什麼啟發?

林:一般台灣人並不太重視自己的飲食安全,這從相關資料難以搜尋就可得知。其實現在也有不少食物會標示自己的來源、市面上也有許多認證,只不過會去在意的人還是少數。台灣比較沒有義大利那種獨特的飲食文化,義大利人會去反抗外來文化,而台灣人接受度則比較高,而且會比較在意成本,對於食材從哪來不太在意。台灣現在面臨許多食安的問題,義大利的慢食運動可能就適合我們學習,至少先從了解食材的來源開始。

雅加達的貧民窟(Axel Drainville@flickr

印尼❖雅加達——雅加達華裔族群&貧民窟的存異求同

與談組員:廖曼均/台大地理、顧文傑/台大地理、曹仕朋/台大地理(以下分別簡稱廖、顧、曹)

問:為什麼關心印尼這個國家?

曹:印尼跟台灣有相似之處,像是殖民的歷史和經濟快速發展下的社會議題,所以我覺得雅加達的發展治理可能提供台灣或台北一些參考經驗。

廖:我覺得東協未來可能會有很大的發展、很有潛力,台灣剛好鄰近東協,所以想要進一步了解。

問:為什麼選擇關心雅加達這座城市?

廖:我對印尼的第一個印象就是首都雅加達。後來在瞭解印尼的過程中,發現台灣很多來自印尼各島的勞工都在雅加達聚集,並且接受訓練,所以台灣的印尼勞工其實都有雅加達的經驗。

問:雅加達跟台灣有什麼關聯之處嗎?

廖:印尼勞工在台灣是弱勢群體,華人在印尼其實也是弱勢群體,所以我們在討論印尼的時候,華人與印尼國家、社會的關係就是我們關心的。

顧:另一個關心的主題是人與水的關係。洪水如何被城市的資本主義塑造為恐怖的自然災害,希望以科學的、機械化的方式控制河流,於是原本與洪水有一套相處方法的人被帶上「悲慘」的標籤,是一種資本同化邏輯所產生的在地異化。

印尼貧民窟希望透過修築堤防來解決氾濫的問題,但提防會造成人與水的隔離,河流所能展示的生態性就會因此改變。藉此,我們連結到社子島還沒蓋堤防之前,水來得快、退的也快,所以氾濫並未造成嚴重的危害,反而有利於農業發展。換句話說,當時的社子島居民與洪水的關係並不是對於災害的畏懼,而是有一套相互適應的方法。套用在雅加達,必須訴求的是弱勢空間貧民窟被迫得在河岸居住,並產生一套在地適應方法,而在興建堤防後,不只打破原本人與自然的關係,更必須面對社會經濟網絡破碎的挑戰。

問:雅加達的經驗對台灣有什麼啟發嗎?

顧:水與人的關係被資本主義異化的案例,台灣亦不缺乏。台北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溪州部落即是現代化想像與在地文化的碰撞處,或許可藉此探討在實務上,台灣尚有哪些可以補足的地方。

問:在這學期的課堂上和準備報告的過程中,覺得學到最多的部分是什麼?

廖:被迫開始關注平常不太關注的議題。像是討論課的閱讀素材讓我開始比較會深入思考新聞的內容,會想要瞭解一個議題之下的各方意見,不會像以前只是「看」新聞。

顧:雖然上半學期只有學理論,但是理論的抽象思考讓我們把台灣的很多現象與印尼連接在一起,相信未來對實務上也會有所啟發。

授課教師簡旭伸點評同學們的報告

在訪問的兩個組別中,義大利組希望可以透過米蘭的慢食經驗討論台灣的飲食文化與城市發展,印尼組則希望可以從雅加達貧民窟與華人族群的經驗,來重新了解台灣城市發展中的空間弱勢與族群弱勢議題。前半學期,同學們聚焦在國外的發展經驗,除了學習以具體案例與理論對話之外,這些討論也將為同學開啟一道回看台灣發展困境的窗,未來面對相關議題時,將更有思考與批判複雜問題的能力。

焦點文章
最新文章
Archive
Search By Tags
尚無標記。
Follow U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