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老寮

【關於老寮】

背包旅社 X 苗栗深度旅遊規劃 X 返鄉創業 X 藝文公民講座 X 複合式空間 

 

地址:353 苗栗市苗栗縣南庄鄉南江村22鄰南江街50號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mountainlodge2014

 

 

【新故鄉願景-打工換宿 揪都青進鄉玩】
轉貼媒體報導: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04000350-260102

 

每個人都有故鄉,但你對故鄉了解多少?27歲的苗栗青年邱星崴畢業於台大社會系、清大人類所,大三時回鄉進行田野調查,卻發現自己幾乎不認識家鄉,「當時覺得很羞愧,原來我知道得太少太少。」他開始投入社區營造工作,想打破農村的悲情印象,號召都市年輕人「進鄉」。

 

苗栗縣南庄鄉南富村是邱星崴的故鄉,俗稱「大南埔」,是個有翠綠稻田、傍著河谷的客家庄,過去曾有「南庄榖倉」之稱。再往山裡走,就是近年因桂花巷爆紅的觀光勝地南庄老街。但遊客離開後,難掩的事實則是人口外流,如今南庄鄉僅剩約1萬名鄉民,較全盛時期減少6成多。

無毒農法拒除草劑
為了復刻土礱文化,阿華種起「阿華田」,辦公室向休耕老農承租3分地,前年春天種下第一畝水田,邱星崴打趣說:「好像為喝牛奶而養一頭牛。」但要做就要做到底,他們堅持採用無毒農法,連除草劑都不用,雖一度被鄰人調侃:「啊你們是種草,還是種稻?」但收割成果卻很不錯。
推動農村體驗、礱米產銷、文史記錄等工作後,邱星崴今年積極整修南庄老街附近的「老寮」,旅客可用勞力或專長「打工換宿」。驚人的是,4月起先在大南埔試辦,預約者竟一路爆滿到8月,不只台灣人來了,連馬來西亞、香港、中國、美國等海外客都來了。

用生活認識土地
邱星崴坦言,辦公室長期努力社區再造,但久了仍有瓶頸,「社造難免會談農村困境,需要哪些人力投入,但這太沉重。」他想起自己海外旅行時的青年旅社經驗,「或許可輕鬆些,不是為了拯救什麼,而是為了體驗生活。」結果確實如此,講社造,沒人要來,換宿卻讓大家搶著來。

「我們相信,認識土地最好的方法,是生活。」邱星崴舉例,有一名美國中學教師退休來到南庄,在大南埔住了兩周,「他覺得這裡太吸引人,半小時內可以到古廟、走古道、巡稻田,還有客家與原住民文化。」離開的時候,美國老師還主動允諾將為老寮撰寫英文推廣簡介。

推農村人力銀行
年輕人與土地也激盪出「農村人力銀行」的美好種子,換宿計畫試辦4個月,鄰近鄉村需要人手時也往老寮找人,徵求美術編輯、農事活動等換宿生。異地換宿專案一推出,名額同樣迅速秒殺,這讓團隊信心大振,未來還計畫與鄰近的峨眉、後龍、蓬萊等處合作推動「換宿護照」。

老寮只是個開始,是年輕人從都市到農村的孵化器。下一步,他們計畫往社會企業發展,推動農創市集、提高農產價值、在地人引路小旅行等。「農村不該那麼悲情,他有苦難的一面,但也有美好的一面,也是這些美好持續滋養大地,吸引年輕人進入農村。」

© 2015

  • Facebook - Black Circle
  • Instagram - Black Circle
bottom of page